[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系统帮助
[切 换 城 市]
 
今日求转信息 今日转让信息 
   当前访问人次
 
图说上海

难忘上海临沂:那山 那水 那人
来源:新华网 作者:乐乐时间:2010-12-04 14:33:33.0
摘要:一踏上临沂的土地,我就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临沂的名片,它不仅存在于每个临沂人的心中,更是影响了每一个来到临沂的人。作为青年记者,我们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烈士献上花圈,表达对他们的哀思和纪念。在陵园里,我看到了好几批市民和像游客的人在纪念碑前默哀
   革命老区 红色文化的摇篮

    一踏上临沂的土地,我就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临沂的名片,它不仅存在于每个临沂人的心中,更是影响了每一个来到临沂的人。作为青年记者,我们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烈士献上花圈,表达对他们的哀思和纪念。在陵园里,我看到了好几批市民和像游客的人在纪念碑前默哀,纪念这些用鲜血保卫家园,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人们。在这里,每个人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或肃穆站立,凭吊英雄;或参观沂蒙精神展,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印象中,在其他的城市,外地游客专程去参观纪念碑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临沂人 爱临沂

    在青岛,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住在青岛,热爱青岛,建设青岛,美化青岛”,青岛人把标语贴到了墙上,但临沂人却把“热爱临沂,建设临沂,美化临沂”体现到了日常生活中。来到临沂后接触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宣传部领导,还是媒体记者,再到城市居民和朴实的村民,提起临沂,每个人都是满满的自豪感。大型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大气磅礴;电影沂蒙六姐妹,催人泪下……作为革命老区,临沂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新兴城市,临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作为天然氧吧,临沂的蒙山让人神清气爽;作为江北水城,临沂的沂河夜景让人流连忘返。一个个新变化让临沂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非常愿意而且善于把临沂的富裕和美好带给每个来到这里的人。

    农村变化巨大

    在去百泉峪村之前,我们女记者纷纷向第二次来学习的上海工人报记者刘岩打听村里的住宿条件。当听说不能洗澡,没有像样的卫生间时,我们的心悬到了半空,在将近40度高温的天气里,不能洗澡无疑是我们爱美的女同胞所不能接受的。怀着忐忑的心情,晚上十一点多我们到达目的地,车刚开进村子,就看到一大帮村民熬夜在村口等我们,一整天的舟车劳顿立马烟消云散,从他们那黑红的脸上露出纯朴腼腆的笑容,亲人般的感觉让人觉得非常温暖,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经过一年的改造,住宿条件大大改善,来之前担心的问题完全不存在,我们住的古槐山庄里全部都是标准间,并且有空调,有电视,有厕所,虽然经常停电,空调常常不能用,但是我们已经非常满足了。村里整体环境也与以往不同,各家都建起了别墅式气派的二层小楼,很多村民做起了农家乐的生意,不仅提供食宿,游客还可以到果园里体验采摘乐趣,每到周末,家家户户的农家乐都会接待很多城里人,生意自然是相当好。不少家庭不仅买了摩托车、农用车,甚至还开上了小轿车,收入增加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重走英雄路 领悟沂蒙精神

    临沂之行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跟随百泉峪村的方国明书记到山上去探寻抗日小寨。正值中午,气温很高,太阳很毒,不少女生在半山腰放弃了,走了回头路。被晒得头昏眼花、满头大汗的我也打起了退堂鼓,可是又一想,既然来了,没有走完全程肯定会留下遗憾,于是,我吞下两片藿香正气丸,拿着一把老太太用的蒲扇,继续上山的路。

    在男队员的鼓励与带动下,在无数“汗渍渍”的双手帮助下,我骄傲地作为第一梯队的成员来到了号称“抗日小寨”的山头。虽然遗憾地没有看到当年留下的弹孔,甚至连小寨的影子都没有看到,但在爬山的过程中,队友们互相团结,积极“传、帮、带”,用实际行动发扬了沂蒙精神。话说在上山途中,我那“累赘”的包包就传到了体格健硕的兄弟台记者李吉庆同学的手里,只见李同学身形矫健,健步如飞,带领我的包一直冲锋在前,导致我的包比我早下山足足十五分钟之久。

    质朴热情临沂人

    我们女生全都住在方国明书记家的古槐山庄里,但是吃饭要到村头的农家乐。住到村里的第二天一大早,方书记就早早地等在院子里,要开车送我们去吃饭。从山庄到村口只有500米的路程,我们提出自己走过去行了,但方书记还是执意一趟一趟地把我们14个女同胞全部送过去,他说,这是第一次去,我带你们先认认路,以后你们再自己走。那种感觉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没有客套,没有做作,亲切自然,想对待自己的亲人。

    不光是方书记,百泉峪村的乡亲们也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村里的路两边都是村民的果树,每次路过,遇到老乡在园里,他们都会很亲切地招呼我们去果园摘桃子吃。在青岛也有类似的农家乐,交上进园费,就可以随便吃了,如果要带走的话,就要按价付款。但在这里,老乡们说随便摘,随便拿,不要钱,习惯了买东西要给钱的我们,突然遇到这种不用给钱随便吃的好事,还真是不习惯。

    短短五天的时间很快过去,我们依依不舍地带着老区人民的热情返回工作岗位。以前,对临沂的印象来自电视,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自己的家园,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革命老区也给我留下了落后、贫穷、偏远、闭塞的印象。来到临沂后,沂蒙人民像当年欢迎解放军一样地欢迎我们,这几天,通过和老乡的接触和采访,我对临沂的印象彻底改变,一千多万勤劳质朴的临沂人民继承了先辈的革命信念,把沂蒙精神传承、发扬到了新时代,他们朴素、坚毅,对生活充满激情,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无尽的智慧,打造出一个绿色、现代、文明、富裕的新沂蒙、新临沂。


    [感言]“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一千多万勤劳质朴的临沂人民继承了先辈的革命信念,把沂蒙精神传承、发扬到了新时代,他们朴素、坚毅,对生活充满激情,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的无穷的力量和干劲,此次沂蒙老区行将作为一次心灵净化之旅,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上海商务港

 
泰山无字碑阅尽千年事 [2011-01-27]
麦价上涨预期浓重 [2011-01-24]
冬储大白菜已经成为记忆 [2011-01-21]
文人剪纸:胶东剪纸的一朵奇葩 [2010-12-04]
上海上海:四合院门墩的记忆 [2010-12-04]
中铁十八局集团精心打造津门一流民… [2010-12-04]
上海古海岸湿地自然资源优势得到保… [2010-12-04]
武清文化公园开放 打造多功能休闲… [2010-12-04]
盾构机23日起“穿行”“东西”地… [2010-12-04]
上海:220吨公路箱梁安全跨越北… [2010-12-04]
石头门坎素包 [2010-08-27]
上海特色"棒槌果子" [2010-08-27]
文人剪纸:胶东剪纸的一朵奇葩
上海上海:四合院门墩的记忆
鲁泉汤 给你一个在上海过年的理 [2011-01-21]
外国语大学举办低碳校园主题活动 [2010-12-04]
城里农村娃的校外生活健康快乐 [2010-12-04]
上海大力实施人才强教 提升教育 [2010-12-04]
技工院校面向在职职工开放 [2010-12-04]
上海启动校园环境提升工程 [2010-12-04]
上海方言志 [2010-08-27]
1939年上海大水亲历 [2010-08-27]
乾隆爷的贴饽饽熬小鱼 [2010-08-27]
哪吒 三千年以前的上海小孩 [2010-08-27]
利顺德饭店 贵族范儿十足 [2010-08-27]
上海明星摇篮地图 [2010-08-27]

关于我们 | 看在上海 | 旅游指南 | 买房卖房 | 爱车一族 | 帮助中心
                                      全国36家地方商务港联盟推广
                            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实体店铺服务平台

营销中心
上海港润广告有限公司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环东一路65弄13号2646室

在线播报
视频策划:张颖丽
视频主播:碧瑶
节目监制:王可欣
网络中心
网络洽谈会: 杨楠
短信系统:   双双
技术总负责: 于虹

客服中心咨询:021-6786-6329  在线客服